欢迎进入内蒙古蒙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网站!

呼和浩特蓄水池 -乡村振兴背景下:混凝土蓄水池成为农业灌溉 “稳定器”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10-13 点击:107


“以前天旱的时候,地里的玉米浇不上水,只能看着减产;现在有了混凝土蓄水池,就算半个月不下雨,也能保证灌溉,去年玉米亩产比前年多了 300 多斤!” 河南周口市太康县的种粮大户王建国,站在自家农田旁的混凝土蓄水池边,向来访的农技人员介绍着设施带来的变化。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,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、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。其中,混凝土蓄水池凭借蓄水能力强、使用寿命长、维护成本低等优势,成为解决农村 “灌溉难” 问题的核心设施,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稳定动力。
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、季节性干旱频发,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尤其是在华北、西北等半干旱地区,每年春播、夏灌季节,常因降水不足导致农田缺水。传统的灌溉方式依赖河流、机井,但河流供水受季节影响大,机井过度开采又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。混凝土蓄水池的出现,为农村水资源 “存住水、用好水” 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。与传统的土坝蓄水池、塑料蓄水池相比,混凝土蓄水池具有三大核心优势:一是蓄水容量大,单座蓄水池容量可从 50 立方米到 5000 立方米不等,能满足不同规模农田的灌溉需求;二是耐久性强,采用 C30-C40 混凝土浇筑,正常维护情况下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,远超塑料蓄水池 5-8 年的使用寿命;三是适应性广,无论是平原、丘陵还是山区,都能根据地形条件设计建设,且抗风、抗冻、抗暴雨能力强,在极端天气下也能稳定运行。
在农业灌溉项目中,混凝土蓄水池的建设通常与 “小农水” 工程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,形成 “蓄、引、提、灌” 一体化的灌溉体系。以安徽宿州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例,该项目覆盖 5 个乡镇,总面积 12 万亩。项目团队根据农田分布情况,规划建设了 86 座混凝土蓄水池,每座蓄水池容量为 200-500 立方米,蓄水池之间通过 PVC 管道连接,管道直径 110-160mm,配套建设了抽水泵站 15 座。在灌溉季节,蓄水池通过泵站从附近河流引水蓄水,农户可通过管道直接取水灌溉,也可利用滴灌、喷灌设备实现灌溉。项目建成后,该区域的灌溉保证率从 65% 提升至 90%,灌溉周期从传统的 7 天缩短至 3 天,每亩农田灌溉成本从 80 元降至 45 元。2023 年夏季,宿州遭遇持续 20 天的干旱天气,正是依靠这些混凝土蓄水池,项目区内的小麦、玉米未受干旱影响,平均亩产分别达到 580 公斤和 620 公斤,较周边未覆盖区域增产 15%-20%。
混凝土蓄水池的建设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,还带动了农村就业与产业发展。蓄水池建设过程中,施工团队会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参与土方开挖、混凝土浇筑等工作,为村民提供短期就业岗位。同时,蓄水池周边往往会配套建设田间道路、排水沟渠等设施,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,为农产品运输、农业观光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。四川雅安市的雨城区,在建设混凝土蓄水池时,同步打造了 “蓄水池 + 茶园灌溉 + 乡村旅游” 的模式。当地建设的 30 座混凝土蓄水池,不仅满足了 5000 亩茶园的灌溉需求,还在蓄水池周边铺设了步道、观景平台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茶园风光。每到采茶季节,游客可在蓄水池边休憩,感受乡村生态之美,带动了当地农家乐、茶叶销售的发展,去年该区域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28%,村民人均增收 3200 元。
在建设与管理方面,各地也探索出了符合农村实际的模式。为降低建设成本,部分地区采用 “政府补贴 + 村集体自筹 + 农户投工投劳” 的资金筹措方式。例如,湖北宜昌市规定,农村混凝土蓄水池建设由市级财政补贴 60%,县级财政补贴 20%,剩余 20% 由村集体和农户共同承担,农户可通过参与施工抵扣部分费用。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,也提高了村民对蓄水池的维护意识。在后期管理上,大多采用 “村集体主导 + 农户分片负责” 的机制,村集体制定蓄水池管理章程,明确蓄水调度、清洁维护等责任,农户则负责自家农田周边蓄水池的日常巡查,发现裂缝、渗漏等问题及时上报。这种 “谁受益、谁管理” 的模式,确保了混凝土蓄水池长期稳定运行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,混凝土蓄水池的功能还在不断拓展。部分地区开始在蓄水池周边建设智慧农业监测系统,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蓄水池水位,数据传输至农户的手机 APP,农户可根据监测数据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,实现 “节水 + 增产” 的双重目标。在山东潍坊的智慧农业园区,混凝土蓄水池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后,灌溉用水量较传统方式减少 22%,而作物产量提升 10%,真正实现了用水、科学种植。
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,混凝土蓄水池不再是简单的 “储水容器”,而是连接水资源、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。它不仅解决了农业灌溉的 “后顾之忧”,更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、增加农民收入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未来,随着更多、的混凝土蓄水池项目落地,我国农村农业将迎来更稳定、更可持续的发展局面。